close

Hokkaido_5D4N_1.JPG

2018年12月的聖誕節前夕和同事們去了一趟北海道,沒人任何事物可以比出國更興奮的了!!

「北海道必吃?北海道必去?北海道必買?!!」我們一閒下來便會開始討論這些話題,少不了圍繞在嘴邊的「冬天北海道要怎麼穿?」

爬了好多文,也問了曾經去過北海道的臭屁朋友們,大家都一致表現「北海道是乾冷,台灣溼冷比較冷啦!」

所以,究竟是什麼一個「冷」法?大家口中「冷」的定義有點模糊⋯⋯ 好困惑啊!

 

本篇重點:保暖單品介紹、滑雪保暖心得、北海道5天4夜穿搭分享、北海道12月氣溫參考。

 

不可或缺的保暖單品:內衣、內搭褲、頭巾、手套、靴子。

A. 保暖內衣

網路上不管是玉米式或洋蔥式的穿法,雙方都有自己的支持者,但是先不要急著選邊站,先來看看要怎麼挑選保暖內衣。

一件好的保暖內衣一定要具備:排汗、快乾、彈性、抗菌。

北海道室內和車上都有暖氣,若有排汗功能的話在溫暖的空間裡還是可以適當地透氣,或是滑雪時大量流汗也可以迅速揮發。

是不是很好奇如果去五天是不是就要準備五件保暖衣?不用不用,抗菌除臭功能的重要性就是,不用每天都洗,穿起來一樣清爽!

如果在國外真的想清洗,只要用肥皂搓洗再擰乾掛到通風處很快就乾了!但衣內的刷毛洗久了會掉(每家都一樣會掉),難免影響保暖功能,建議不要太常洗。

 

我買的是可以抵抗戶外溫度10度至零下10度,玉米式或洋蔥式穿法都適合。台灣也可以穿喔!非常推薦!

Hokkaido_5D4N_2.JPG

 

B. 保暖內搭褲

多數人不會穿防風或禦寒的褲子,頂多內層穿一件內搭褲,外層穿一般外出褲子就草草了事了。

這樣很容易出現上半身穿三層以上超級暖和,兩隻腿卻冷吱吱直發抖,最後變成從下面冷上來,這樣保暖工作就徒勞無功了。

所以內搭褲的抗風刷毛材質就非常重要,要防止冷風灌進褲子裡。而厚實保暖不代表臃腫行動不便,一樣可以伸展自如。

Hokkaido_5D4N_3.JPG

 

C. 保暖頭巾

這是滑雪不得不推的單品!!它叫保暖頭巾,或是叫脖圍。

上層是超纖細透氣布料,展延性高且貼合臉部線條,保護口鼻禦寒,動作再大也不容易滑落;

下層是羊毛抓絨,就像圍巾一樣,保護我們的脖子。

Hokkaido_5D4N_4.JPG

 

第一次滑雪不知道怎麼穿真的很困擾,來來來這裡附上我的保暖心得!

沒滑過雪的我們都傻傻地以為滑雪要穿得很厚,因為雪地裡白茫茫的照片看起來根本就是天寒地凍嘛!

但沒想到我們都錯了,原來滑雪爆熱的,因為一直運(跌)動(倒)的關係,還有那顆對新事物滿滿緊張的小心靈,體溫完全降不下來。

所以基本上一件對的保暖內衣、褲,加上租借的雪衣、褲就非常足夠了。而保暖頭巾拜託大家一定要準備啊!我是在滑雪時愛上它的!!

頭巾最棒的就是隔絕迎風來的冷空氣和雪,但滑久了口鼻一圈都是濕濕的,不要懷疑就是鼻涕和口水的參雜。這時候只要稍微轉到後方,又是一條新頭巾,哈哈。

 

我們入住的二世谷度假飯店,有自己的滑雪場、也有裝備出租的商店,幾乎所有的都用租借的就可以了。

租借:雪衣、雪褲、頭盔、保護鏡、手套、雪鞋、滑雪板。

自備:內衣、內搭褲、頭巾。

Hokkaido_5D4N_5.JPG

 

D. 保暖手套

在台灣不太喜歡穿手套,一來靈活度降低,二來除了騎車以外好像沒有戴的必要。

但是在零下的溫度,即使沒摸雪,手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就僵掉了。

很多人都推薦一定要買可以觸控螢幕的手套,但是我發現我戴手套後,手指溫度不夠高所以滑手機還是很不靈敏呢,無解~

手套在北海道的各個推門和按電梯有如神明護體般作用,因為徒手觸碰超容易被靜電,豪~痛啊!

還是乖乖把手套戴上吧。

Hokkaido_5D4N_6.JPG

 

E. 保暖靴

終於到我最期待的鞋子了!!爬了好多文,最多台灣人推薦的是Timberland 和 Palladium的靴子,還有雨鞋Hunter!

防水、防滑、保暖。這是征服北海道路面的鞋子三大要求!家裡根本沒有一雙適合的鞋子嘛(怒摔)

 

為什麼要防水?:

北海道路面積雪超厚,雪很容易附著在鞋子邊緣上,進室內前只來得及稍微拍掉大面積的,難免還殘存細細小小的雪。

這時候如果是不防水的鞋子,接觸室溫的雪融化後,就會滲透進鞋子甚至襪子,濕濕冷冷的腳丫子再回到雪地只會更冷。

為什麼要防滑?:

市區的馬路都有加熱裝置,所以馬路上不會有積雪但都是正在融化的冰,走過一次就有那種整個城市都是你的溜冰場的感覺。

但當地人實在令我們傻眼,隨處可見的帆布鞋來去自如,還有女生都穿高跟鞋,雪上冰上都是她們細跟的坑洞,太佩服了。

為什麼要保暖?:

有保暖效果的鞋子真的有差,也可以多穿幾層襪子達到接近的效果,但要注意襪子的排汗效果。

 

最後我選的是KEEN的雪靴,外觀超漂亮的,裡面還有羊毛保暖,最適合超怕冷的我,重要的是它符合了我所有的擇鞋條件,立馬手刀購買!

Hokkaido_5D4N_7.JPG

 

保暖單品準備齊全後,接下來五天的穿著都可以為所欲為了!!

剛下飛機後就在停車場和札幌的天氣正面交鋒,大門一打開一股寒流整個衝到臉上,有冷有冷,但還好除了臉以外的保暖功夫有做足,不然肯定全身發抖。

看到機場停車場裡的車頂都有一層厚厚的積雪,內心就莫名地覺得感動(傻了吧?)

只要在國外親眼看到的新鮮事什麼都值得興奮值得分享!

Hokkaido_Day1_Otarushi_1.JPG

 

抵達小樽時已經晚上的時間,看看iPhone內建的天氣,是零下三度!!

而且還沒到四點,天就黑了!算一算白天的時間大概9小時左右,和台灣的冬天相比,日照時數比較短。

再查一查小樽12月平均的溫度,大概落在一度至零下四度。

Hokkaido_Day1_Otarushi_2.JPG

 

這五天的穿搭我都在最內層穿保暖內衣,搭上1-2件的上衣,再穿上外套,上半身基本上就是3-4件。

下半身的話是內層穿保暖褲,外面隨意穿薄薄的裙子或是牛仔褲也可以!

而爬文時大家都非常推薦可以把衣物、鞋子噴上防水噴霧,但我個人覺得真的沒差~

第一,防水噴霧帶不出國,需要在出國前都噴上一遍,多累啊;第二,重點是噴一遍效果不佳,需要噴到兩遍以上,才噴個三四件,都把那瓶都快噴完了,宣布放棄。

而且如果真的入室內時,認真地把雪拍乾淨就好,防水噴霧幫助真的不大。

Hokkaido_Day1_Otarushi_3.JPG

 

 

第二天一早起來看到白天的雪景整個滿滿的感動,早餐也不吃就趕緊去體驗踩在雪地裡的感覺。

10點半後的行程都在度假飯店裡滑雪,剛好很幸運地遇上了下雪,邊下雪邊滑雪,到現在還不敢相信曾經在那麼美的雪地裡滑過雪!

而且而且!如果沒下雪的話雪地會蠻硬的,跌倒就會很痛;那如果雪下太大的話是不開放滑雪的。所以真的很幸運啊!

Hokkaido_Day2_Neisekocho_1.JPG

 

12月份二世谷的天氣大概落在零度至零下七度,但下雪時水氣凝結成雪花需要釋放熱量,那天是旅程中溫度最低的一天,反而是最不冷的一天。

所以大家才會說「下雪不冷,融雪才冷」。

Hokkaido_Day2_Neisekocho_2.JPG

Hokkaido_Day2_Neisekocho_3.JPG

 

 

第三天離開二世谷到余市參觀酒廠,再到小樽去吃中餐。

余室是真的好漂亮,街道上、房子上、看板上都是一層厚厚的積雪,我們外人看起來很夢幻。

但聽說北海道居民都花好多時間在鏟雪,而且是一件蠻危險的事,需要爬高鏟屋頂上的雪,一不小心很容易滑進雪堆裡還被雪覆蓋著,若出不來會有生命危險喔。

Hokkaido_Day3_Yoichicho_3.JPG

Hokkaido_Day3_Yoichicho_2.JPG

Hokkaido_Day3_Yoichicho_1.JPG

 

第四天就是迎接溜冰場的開始,札幌市的馬路是濕濕答答的,還有融雪的冰參雜著泥土。

市區比滑雪那天冷多了,因為融雪需要空氣中的熱量,反而使周遭空氣溫度降低,所以融雪會比下雪冷喔~

Hokkaido_Day4_Sapporoshi_3.JPG

Hokkaido_Day4_Sapporoshi_2.JPG

Hokkaido_Day4_Sapporoshi_1.JPG

 

很快到了最後一天~ 因為快要出發去機場了,可以穿輕便一些。

札幌的機場不大,有很多日本人會來玩,加上來旅遊的人眾多,所以12月份的機場整個大爆滿。

在排隊出境的隊伍上,大家都一個接一個地把外套和外層上衣脫掉,建議真的不要穿太多,不然手拿行李以外,還要拿外套,整個會很手忙腳亂外加狼狽。

Hokkaido_Day5_Chuoku_1.JPG

Hokkaido_Day5_Chuoku_2.JPG

Hokkaido_Day5_Chuoku_3.JPG

 

因為出國希望每天都穿不一樣的,就連冬天的衣服也是一樣!只要多買幾個真空壓縮袋就可以想帶的都帶去!我的行李箱大小是26吋,建議26-29吋就很足夠囉~

衣服穿對了每天就會玩得很盡興,穿太多或穿太少都很容易感冒,這樣會影響心情和行程!

「所以北海道到底有多冷?」你還記得2016年1月的台北市下霰嗎?我覺得那時候的台北比較冷,冷太多了!

 

旅遊日為2018.12.13-2018.12.17五天四夜,天氣資料僅供參考,需以當地氣象局預報公共為準。

以上穿搭皆為個人心得,不代表任何品牌立場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山步伍食 的頭像
    山步伍食

    山步伍食

    山步伍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