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吃過面對面了嗎?那是吃什麼的?
:板麵!
板麵是馬來西亞的美食之一,有湯的有乾的,麵條也會因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粗細、口感。
現點現做的板麵,是用麵團搓平後放入製麵機切成條狀,麵條燙熟後淋上高湯或是拌上乾拌醬,再放上肉燥、地瓜葉、黑木耳絲、炸小魚乾等。
現在不用飛到馬來西亞,只要到台北市錦州街就吃得到了!
門面的顏色非常特出,路過難免都會撇頭一看是賣什麼的,原來就是馬來西亞的茶室呢。
藍色的窗框加上月亮和十四角星星、紅色的線條等候椅、還有室內黃色一大片的牆面,是馬來西亞國旗的配色,設計十分用心!
馬來西亞的茶餐室或是美食中心裡,都會有一攤一攤販賣不同麵食的攤位,每一攤的上方都一定有招牌展示品項,還有列明價格和示意圖片。
面對面把這漂亮的景色展現在店內的一面牆上,白底紅字是標準的招牌設計,加上後方的燈管,的確很吸引顧客的目光。
一進入餐廳就是一個local設計的吧台,一位圍著鮮豔顏色圍兜兜的師傅熟練地在裡面沖泡飲料,而麵攤檔口也硬生生地從馬來西亞的茶餐室搬到了台北 (誤?)
老闆或是助手開檔前都會在自己檔口前的桌上備料,今天也讓我看到了,隨意的道地感整個提升。
店內不大,只有一樓的空間,但桌數算是蠻多的。
開店一陣子不只高朋滿座,連外帶電話和外帶客人也爆多,營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俘虜了台北市了!
這就是傳說中的麵攤了!備好的食材都會整齊地排放在一、二層的架子上,左右便是煮麵的爐子。
沖泡飲料的吧台上,還有自取的水和辣椒,推薦吃板麵一定要加這自製的辣椒啊!外面可是買不到的!
吧台後方也整齊地擺放著不同的杯子,還有泡咖啡會用的煉乳,甜甜的才是馬來西亞口味~
每個桌面上都有五顏六色的筷子湯匙,桌墊是砂朥越原住民的圖騰樣式。
面對面的菜單,取自店家FB。
我們今天點了前四道主食,之後有機會再來吃其他的,而牆面上顯示的魚頭米粉和藥材雞板麵還未上市,期待期待!(敲碗)
招牌板麵 乾NTD150
麵條只有固定的粗細度,上面是肉燥、炸小魚乾和溫泉蛋。
我把它們都拌在一起,一口就可吃到不同的口感,Q彈的麵條配上香脆的小魚乾,非常爽口。
強烈建議一定要加上這自製的辣椒,拌在一起吃會更香更美味!
砂朥越乾麵 NTD150
麵條是比招牌的再細一些,有點像雲吞麵那種,上面是叉燒和肉燥。
這種麵條放久了會比較容易乾乾的,建議一定要趁熱吃,或是淋上一些熱高湯,每一碗乾麵都會附上一碗湯,湯內會有兩顆貢丸和一些白杏菜。
肉醬板麵 NTD160
炸餛飩炸餛飩!台北真的很少見到用炸的餛飩,另外還有青江菜和半顆溏心蛋。
肉醬裡的肉是吃得到一塊一塊的,非常有誠意!
炒粿條 NTD160
難道不知道馬來西亞必吃的還有炒粿條嗎?蝦子、臘腸、豆芽菜、韭菜都缺一不可,香辣香辣的一口接一口!
馬來西亞到現在還保有用炭火去炒的攤販,吃起來會有一種鍋氣,好懷念呢~
冰白咖啡/冰黑咖啡 NTD80
造訪日為2019.03.16,空間和菜單皆以店家官網/現場為準。
△店家資訊
面對面 Face to Face Noodle House
營業時間:1130AM-1630PM & 1730PM-2030PM
公休:週一
電話:02 2517 1517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錦州街310號